栏目导航
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
“深度学习”理念下的自读课文教学课堂重构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23-6-28 点击:535次
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 杨辉
摘要:教的目的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,在学中获得知识,求得发展。以此为出发点,我们的自学课堂教学势必要发生些变革,把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,从学生角度明确课堂教与学的目标,并在此目标的引领下去学习,创建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学课堂。
关键词:深度学习 课堂重构 任务驱动 自读方法
自读课文是相对教读课文而言的,教读课文需要教师的精讲,传授阅读的方法和策略,是“教方法”;而自读课文是学生在学习教读课文的基础上,学会运用阅读的方法和策略,是“用方法”。自读课文是教读课文的补充与拓展,是对教材中的重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与巩固。
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,自读课文的价值却常常被一些教师轻视甚至是忽略,有些教师对自读课文的认知和实施存在问题,他们简单地认为自读课文等同于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,对于自读课文教学没有深入研究。因此,研究自读课文教学的教法就显得尤为必要。在这种情形下,我们在进行深度教学的教研中,在平时教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,非常注重对自读课文的教学,一直在努力尝试寻找能够体现自读课文教学特点的方法。
一、以任务驱动为基础的自学课堂重构
以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为例,两篇精读课文为《藤野先生》《我的母亲》,两篇自读课文为《美丽的颜色》《列夫·托尔斯泰》。我在教授《藤野先生》和《我的母亲》时将重点放在了事件梳理、人物品质与主题概括上,到了自读课文教学时,我就要求学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自学。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中,学生的具体任务不明确,学生的自学环节仍旧显得不够深入,教学效果不甚理想。
为此,结合“深度学习”的理念和“三段六环”的教学流程,我对这个单元语文自学课堂进行了重构。
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,具体来说,有基础知识的积累、人物形象的品析、写作手法的表现、联系实际的感悟这几个方面。
其次,要加强对自学课文学习效果的检测,可以是生生之间的互动,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评价,使自学课堂能够像精读课堂一样成为有生命力的课堂。
二、以“助读系统”为重点的自读课堂重构
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课内学会自主阅读,教材的编者在自读课文内精心设置了助读系统。助读系统由课内的旁批提示、问题思考和课后的阅读提示组成。学习自读课文时尤其要重视课后的阅读提示,它选取文章的主旨或思想或独到之处进行指导,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解释。因此,自读课文相较于精读课文,降低了自主阅读的难度系数,加大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力度。学生通过助读系统结合自己在单元内所学到的阅读方法,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。
我在教授《美丽的颜色》时,课堂自读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课内的助读系统。引导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之前,认真阅读课后的阅读提示,对课文的内涵和主旨进行提前了解和把握,达到助读的效果。在此基础上,对课文的“旁批”进行思考,并学会在课文大量的旁白部分做批注,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对课文进行理解或者提出自己的质疑。
此外,还要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和旁批之间的密切关联,教师要在精心备课时,把握其内在的体系和隐含的路径,推动学生思考批注背后隐含的信息。另外,在做批注之前,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做批注的各类方法,比如赏析式批注、质疑式批注、对比式批注、拓展式批注等,帮助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支架,给学生提供最为基本的阅读路径,使自读课文学习有章可循。
三、以落实方法为主体的自读课堂教学重构
在教学实施过程中,教师要敢于真正放手课堂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。要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来给学生思考、质疑、表达,使课堂的主要表达者是学生,教师隐形为课堂的组织者,让学生能够达到不等老师讲解,自己能够读书的境界。
在自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,包容和自主是自读课堂上最为重要的两个核心教学理念。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见解,肯定学生的观点和感受,包容学生的质疑和批判。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,勇敢表达自己的自主阅读感受,这正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,提升阅读素养的好机会。
为更细化地在自读课堂中落实自读方法,让学生敢于表达自主阅读的个体体验,我的课堂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,创设开放而精彩的自主阅读空间。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阅读体验的分享,可以各抒己见,可以个性辩论,让学生完成阅读思维火花的碰撞。虽然这时的课堂形式没有教读课那么井井有条,甚至令人感到有些“混乱”,但我非常珍视这一自主阅读体验分享的过程,因为此时的学生们会在教师创设的开放的自主阅读空间里真正“放松“,与同伴们分享的阅读体验是最真实、最个体、最开放的。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将阅读提示、旁批以及文章本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读,他们会读出课文中其他同学不曾注意到的内容,给同伴以启发;他们也会提出教学参考书中不曾出现的问题,引起教师的思考。
在充分的小组阅读分享之后,就是检验自读方法在课堂中的落实情况了。小组内推选学生作为代表分享自己小组内的阅读体验,结合助读系统的问题思考、阅读提示以及个性的旁批,让学生们有话可讲、有疑可析、有理可辩。学生结合课内旁白问题,自主解决课内问题。
在自读课上,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。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自读教学的度,讲授过多,就会束缚学生的思考,让学生失去自主思考和探索的锻炼机会。相反,如果教师不参与、不过问,自读课也会变成无组织、无纪律的松散课堂,这也违背了自读课的本质。因此,教师对自读课堂管理的度尤为关键。当有思想、有高度的质疑被肯定之后,学生的质疑精神就会被大大激发,他们会有意识地进行深度思考,自主挖掘文本中有价值的内容,阅读的思维就会往纵深处探索,从而发现文本中独特的文学价值。
比如,在《美丽的颜色》教学中,就有学生发现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引号,并发现这些引号内的文字都是作者引用居里夫人的日记。由此他们开始探讨大量引用传记主人公的话的作用,并大胆质疑这算不算抄袭。经过激烈的讨论,他们一致认为,这样的引用不仅不是抄袭,反而使文章更真实,更有可信度,最后上升到传记文学的特点的探讨。当学生自主探讨文本的特点乃至整本书的特点的时候,学生自主阅读的自信心得以建立,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就基本达成。
部编教材提倡“1+x”的阅读模式,以一篇带多篇。因此,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,而自读课文的设置就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训练场,为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提供了好的方法,为实现有质量的整本书的阅读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了可能。
教师应该精准定位自读课文的课型,引导学生重视助读系统、落实自读方法。在自读课文教学过程中,把握课堂教学的度,做到有的放矢,发挥自己在自读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。那么,“自读”就会变成“真正的独立自主地阅读”,自读课文教学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,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