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
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索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23-6-28 点击:557次
山东省梁山县南关小学 辛通
“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,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。”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,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,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。因此,作为音乐教师,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性,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,采用“潜移默化”的方法,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,让他们更好地感受、体验和表现,并从情操上受到陶冶,道德上受到塑造,心灵上受到启迪,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、感染,达到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德育境地。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德育渗透。
一、渲染氛围,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热爱生活的情感。在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的教学过程中,通过优美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,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宝库的重要魅力,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。如,在欣赏钢琴独奏曲《牧童短笛》时,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,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,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。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,通过故事的引导,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,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,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,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,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。欢快、优美的乐曲,悠扬清丽的琴声,让学生为之陶醉,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,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、热爱大自然、热爱生活的感情。如《国歌》是一首雄壮、高昂、激奋人心的歌曲,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,塑造了中国人威武不屈,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。过去它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、爱国志士,奔赴抗日前线。而今,又以新的姿态与活力鼓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。在教学中,教师通过扣人心弦地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,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仪式,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,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,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。
二、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,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。比如在识谱教学中,根据音符的变换,让学生感知不同音符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组成不同的旋律,明白在音乐中,音符不像数字,音符没有大小,没有主次,只要合理组合,就能产生美妙的旋律,从而告诉学生只要在生活学习中愿意和别人合作,都能创造出自身的最大价值。同样,这种合作教育的渗透,也可以在合唱教学中让学生去领会。只要很好地和大家合作,就能唱出美妙的歌曲。
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,也是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。因此,在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,同样可以渗透德育。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,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,感受情感的丰富多彩,明白音乐表达的情感也有喜怒哀乐。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情境,感受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。在欣赏中,可以让学生拍手或者做别的有节奏的动作,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,说出自己的联想。学生会在这种动态的环境下,投入到音乐活动,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,从而让学生感受美,体会美,以达到创造美的目的。
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纽带,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。所以,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非常必要的。作为音乐教师,应该充分利用音乐课深入挖掘音乐歌曲的德育因素,体会音乐情感,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,从而受到陶冶,受到启发,受到鼓舞,最终获得更全面的发展。
当然,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,不是培养音乐家,不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音乐艺术规律,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,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,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,这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,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,可以更好地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