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
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23-6-28 点击:543次
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西湖路分校 孙延洋
学生有了好奇心的驱使会产生自己的疑惑,如果问题得不到解答,他们的好奇心就会逐步消退,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。教师要让问题意识扎根于历史课堂,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,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、分析问题,拓展思路,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。
一、问题情境的创设
良好的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动机,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。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,吸引学生主动学习,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。如在教学《青铜器与甲骨文》内容时,教师向学生讲解青铜的成份,并展示图片,向学生提出问题: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呢?到夏、商、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?教师向学生呈现当时统治阶层举办宴会的图片,并提出问题:宴会上可能会使用到哪些青铜器?观察商周青铜器有哪些特点?教师创设“藏礼于器”的情境,提出问题:有人请教来客地位等级,避免器物使用错误,这样做理由是什么?
二、设计科学的问题
教师要避免提出范围宽泛、无针对性的问题,要根据本章节的知识结构与核心要素提问,能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,让学生能积极地投身于课堂中思考、交流,能感受问题背后蕴含的内容。如在教学《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》内容后,教师提出问题: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历史影响如何?问题有一定的深度,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,学生能畅所欲言地阐述自己的观点。
三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
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,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,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,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。教师要营造和谐课堂气氛,与学生沟通交流,鼓励学生独立思考,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。教师要以提问拓宽学生的思路,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。如在教学《秦末农民大起义》内容后,学生针对秦朝苛捐杂税、民不聊生,陈胜、吴广揭杆而起,提出了不同看法,有说虽然起义失败,但勇气可嘉;有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如果他们成功,也会自己称王。对于学生的观点,教师不能一味否定,要肯定他们言之有理的地方。
四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
在初中历史教学中,教师要借助问题的引导,让学生从合理的角度去了解历史事件、历史人物,能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。学生在思考问题后,教师要鼓励他们表达独到的观点。对于有争议的地方,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,促进思维的碰撞,形成有深度的理解。
总之,在初中历史教学中,教师要意识到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,要为学生提供思考、交流的空间,让他们通过探究互动掌握历史知识,从而能促进学习能力与历史素养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