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
小学语文教学之生长课堂初探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23-6-28 点击:588次
——由一堂公开课中的败笔想到的
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同兴中心小学 徐海荣
摘要:一堂公开课中的败笔,使笔者想到了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的实现方式问题,那么如何来实现我们课堂的教学目标呢?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:一是让学生“沉浸”文本,用心体悟;二是让学生在“活动”中体悟情感;三是让学生在“感染”中理解感悟。本文着重探索了“沉浸”文本的方式及其途径,课堂中抓住课堂的生成性、成长性,更有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。
关键词:情感目标实现 沉浸 活动 感染 生长课堂
一、公开课中的败笔
前不久,由于教研组活动,笔者到本县一所小学听了两堂公开课,其中有一节印象特别深刻,教学内容为三年级的《富饶的西沙群岛》。执教老师以亲切的语言征服了教研组的所有成员,课堂气氛轻松活跃,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交互出现,读、听、说、写全面开花,博得了满堂喝彩,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它的这些优点,而是课堂最后的总结。
课堂的最后,执教老师言简意赅地总结了本课的内容,总结以后,她又总结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:“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,因此是要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,也就是要大家热爱祖国,同学们,你们明白了吗?”
如此简短、凝练的语言,没能给笔者留下好的印象,相反笔者认为这是这一节课中最大的败笔。由于这个情感目标的总结,使这节课的效果一落千丈。
二、由败笔而生发的感想
教学目标可谓是一个课堂的方向,不管是教师的教,还是学生的学,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,没有目标就等于无敌放矢。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也成为衡量一个课堂成败的重要标准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,教学目标的制订也越来越明晰,越来越细致。三维目标的提出即体现了这一点。
三维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,即知识与能力目标、过程与方法目标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。那么,这些目标如何在课堂上去实现呢?
知识与能力目标属于基础目标,它的实现主要依托于学生的识记、学习,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把握,也比较容易实现。过程与方法目标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,也能通过课堂训练来实现。可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却往往让教师觉得无从下手。因为情感是一种抽象的东西,看不见、摸不着。它既无法识记,也不好训练,那应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?笔者认为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(一)让学生“沉浸”文本,用心体悟
1975年,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了“沉浸”理论。其原始定义是:“使用者进入一种共同的经验模式,在其中使用者好像被吸引进去,意识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,所有一些不相关的直觉和想法都被过滤掉,并且丧失自觉。只对具体目标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,通过环境的控制产生一种控制感。”
上述概念似乎很复杂,其实我们简单提取便可得知,沉浸即进入文本感悟文本,忘却自我,从而达到情感共鸣。情感目标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机械地调控学生的完成情况。所以,我们只能通过一种方式让他们自己去体悟,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,这就是“沉浸”法。根据沉浸法有关方式,我们不妨再回到开头所述的课文,再去设计一下它的情感目标的实现方法。《富饶的西沙群岛》的情感目标是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”。按照这一目标,我们让学生静静地伴着音乐听课文朗读。缓缓流淌的音乐首先就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,再加上生动的景物刻画,很自然地使学生的心沉浸到课文中,他们一定会有美的感觉,这种美感就是共鸣。“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”,到此时,对文中的景物,学生们已经爱意浓浓了,这时,我们的情感目标还用展示吗?反之,正如前面那位执教老师所为,在学生没有身入其中、心入其中时,将情感目标生硬地强加给学生,这不但不会有效果,而且会适得其反,影响教学效果。
当然,“沉浸”并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,需要教师在课前、课中付出辛勤劳动,完成大量工作。
1.“沉浸”需要恰当的意境。这个意境、这种氛围需要教师去营造,去创设。老师要想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恰当的氛围,给学生们一个体悟的意境,就必须在课前做出努力。首先,教师要深入理解课文,因为只有正确、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,才能把握课文的情感,明确课文意境,才能创设出恰当的意境。其次,教师要对课堂上所有的变化进行预设,并针对这些预设进行准备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,学生是有独立思想和不同性格的个体,所以他们对同一个内容的感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,这就导致了课堂的不定性。要想让这些不同的学生进入同一种意境,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设计好引导的策略,这样才能将不同的学生引入同一意境,感受同一种情感,从而完成课堂的情感教学目标。
2.“沉浸”需要得当的目标。这个目标的制订及提出者也必须是教师。“沉浸”的原始定义中提到:使用者只对具体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。这就说明要想达到“沉浸”的目的,就一定要在进入文本前明确具体目标,也就是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感悟,从而产生明确的反馈。
目标即方向,它能指引读者很快地进入应该进入的轨道。但是,“沉浸”中的目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课堂的情感目标,它的作用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,所以教师应认真设置目标,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,体悟情感。
3.“沉浸”需要适当的控制。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控制,否则就会有放任自流的危险,“沉浸”也如此。如果教师将学生带入某一情境后放手不管,那就可能有学生在体悟过程中出现走神现象,一旦走神,就偏离了原来的目标。那么,谁来对他们的沉浸、体悟进行调控呢?答案必须是教师。因为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决定了他们尚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控制,要靠外力的约束才能达到控制目的。课堂的活动者除了学生就只有教师,因此,教师必须承担这个外力角色。教师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必须在课堂上掌控局面,调控学生。
(二)让学生在“活动”中体悟情感
课堂是师生活动的舞台。课堂教学目标其实也可以说是学生活动的目标。这就说明教学目标可以在活动中实现。
语文课堂中的活动主要包括讨论、阅读、表演等。其中以表演最受学生青睐。因为它比其他活动更有趣味性,也更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,多组织活动,让他们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,体悟人物情感,完成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。笔者在教学《青山处处埋忠骨》时,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毛泽东的语句,并画出其中对他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,然后请学生模仿文中的动作、语言。通过模仿表演,学生充分了解了毛泽东其人。这比直接告诉他们一代伟人毛泽东常人的情感、超人的胸怀,要形象得多,生动得多。
(三)让学生在“感染”中升华
这里所说的“感染”应是教师的情感熏染。教师在课堂承担着与学生交流、互动,引导学生学习、成长的职责,这也是由学生的特点决定的。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,所以在学习中往往需要老师的指导、示范等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先让自己进入文本,充分感受文本内容,从而带动学生的理解、感悟。调查表明:教师能流利背诵的课文,学生掌握起来也会特别快。同样,当教师进入文中的情境时,他的情感也可以带动学生,让学生也迅速进入角色,产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。
当然,教育是人的工作,所面临的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差异很大的个体,他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、不同的感悟,我们不能仅仅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他们,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,以求得到更多的方法,取得更好的效果。